介绍 公告 活动 评论
  • 徐州汉文化景区
  • 90元/张(含楚王陵、汉兵马俑、汉画像石、竹林寺、王后陵展厅、刘氏宗祠等景点)
  • 两汉文化
  • 江苏省 徐州 泉山区 
  • 徐州市兵马俑路1号
  • 0516-83167053、0516-83566263
  • 文旅惠民卡一人一卡,只限办卡人本人使用,一年内可游览合作景区累计100次,每张卡同一景区每天只能刷卡入园1次,每天可到多个景区畅玩。

  • 1、徐州汉文化景区如遇灯展、演出等大型收费项目,文旅惠民卡用户须购票参观;

    2、文旅惠民卡只享受景区门票的免费待遇,不包含景区内的娱乐设施、讲解、导游、小门票等其它自费项目。

    3、1.4米以下儿童门票免费,未成年人,全日制大中小学生(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)享受门票五折优惠。

  • 1、持卡人应与卡内照片相符,经景区工作人员扫码核验一致后入园。如卡内照片与持卡人不符,景区工作人员有权禁止持卡人入园;如发现持卡人将卡转借他人,持卡人将被纳入黑名单,并取消该持卡人当期文旅惠民卡的使用权限及今后办理该卡的资格。 2、各景区开放及游览时间以各景区官方公告为准。持卡人入园后应遵守各景区管理要求,不得利用文旅惠民卡在景区内从事经营等非游览活动。 3、文旅惠民卡只享受景区门票的免费待遇,不包含景区内的娱乐设施、讲解、导游、小门票等其它自费项目。 4、各景区原入园优惠政策请参照景区相关规定执行。 5、如景区因重大活动、修缮、维护,或因气候环境等不可抗力影响而临时关闭景区,闭园期间文旅惠民卡暂停在该景区使用,具体恢复使用时间将以景区对外公告为准。持卡人可以在文旅惠民卡范畴内的其他景区内继续使用,不得退卡或追责。 6、如遇景区游客达到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时,景区将实施流量控制措施,以景区对外公告为准。

  • 周一至周日 08:30-17:00

    (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具体以景区当日实际公示信息为准)

  •   徐州汉文化景区东起三环路,南至陇海线,西接京沪线,北迄骆驼山,占地面积1400余亩。景区分汉代物质文化遗存展示区和汉传佛教游览区。整个景区“有俑有陵有汉画、有山有水有古刹”,呈现为一部立体的汉代史,成为集“两汉三绝”为一体、国内最大的汉文化主题公园和国家AAAA级精品文化旅游区,并于2006年参与徐州市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活动,入选“江苏大遗址”项目。 

    特色景观

    举世震惊的楚王陵地宫

      处于汉文化景区核心区的狮子山楚王陵,其主人很可能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。该陵墓形制奇特,工程浩大,是一座罕见的特大型西汉诸侯王崖洞墓葬。陵中出土金、银、铜、铁、玉、陶等各类珍贵文物二千余件套,工艺精绝、令人叹为观止。狮子山楚王陵是徐州地区规模最大、文物遗存最多、历史价值最高的一座西汉王陵,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、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。位于楚王陵南侧的羊龟山,据推断为楚王王后之陵墓。墓室构造精致,功能齐全,特别是整个陵内满涂红色与蓝色,富丽堂皇,在已知的汉代王陵中为仅见。由于色彩保护技术的复杂性,目前暂未正式发掘。现建有王后陵展示亭,展示相关汉代诸侯王墓与王后墓的形制结构。

    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

      西汉彩绘兵马俑是徐州汉文化的典型标志,于1984年在楚王陵西侧300米处被发现,是一支由六条兵马俑坑组成的庞大地下军阵,出土有步兵、车兵、骑兵、战马等各类陶俑5000余件。新馆建筑为局部两层,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,新增添的“徐州汉代军事展厅”,使得游客在领略兵马俑发展历程、军阵布局、制作工艺等内容的同时,通过与秦兵马俑、汉阳陵兵马俑、咸阳杨家湾兵马俑的对比,更深入理解徐州兵马俑所具有的丰富时代内涵。汉兵马俑馆北侧100米(狮子潭内)新建有目前国内唯一的水下兵马俑博物馆。该馆为两个方形桷斗状建筑,借鉴汉代屋顶建筑形式,呈四坡面。展出的是复原的俑坑和精心修复的兵马俑。水下兵马俑馆与汉兵马俑馆共同为观众呈现了2000多年前大汉楚王所拥有的完整军阵和汉代发达的军事、经济、工艺奇迹与文明。

    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

      新建在狮子潭水面东侧的汉画像石长廊全长约300米,是国内第一座以“汉画像石文化体验”为主旨的博物馆。

      展厅分为三个区域:动漫展示与休闲区、汉画像石及拓片模拟制作互动区、汉画像石精品展区。其中堪称国内第一的以汉画像石图案为体材的动漫影片,创造了汉画像石文化新的艺术表现形式。以现代高科技声、光、电技术生动再现汉代现实生活场景,使游客身临其境。并以现场互动的形式展示汉画像石雕刻、拓片制作、印章篆刻及书法题跋。通过互动参与项目,既增添了文化特色,又使游客充分融入文化本身,体会到新奇、愉悦,达到情感体验的目的。

      另外,展厅外还分布了“车马出行组团”、“战争比武组团”、“生产生活组团”、“神话世界组团”等四个汉画像石组团,真实再现了汉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信仰等各个方面,充分反映了汉代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追求。

    幽静神秘的竹林寺

      竹林寺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。我国第一位比丘尼——净检法师是徐州人,生于西晋末年(公元291年),24岁出家,70岁圆寂。徐州人民为纪念其功绩,东晋永和年间在东郊狮子山上修建了竹林寺,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。文献记载,明清时期的竹林寺顺山而建,规模宏大,为徐州八大寺之一。后历经战乱,常年失修,直至上世纪中期日寇侵华,竹林寺被肆意劫掠,千年古刹毁于一旦。徐州竹林寺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,尤其韦驮菩萨在抗战期间神秘显身,战后又从日本回归的奇闻佚事,更凸显了特别的文化价值和传奇色彩。新建的竹林寺座落在徐州汉文化景区北侧骆驼山上,属于典型的“山上寺”。汉传佛教游览区包括竹林寺内的观音阁、第一比丘尼纪念堂、南北山门、钟鼓楼等,展示汉传佛教的历史风采。两大展区的风物,集中体现了汉文化的博大恢宏,构建了“观汉狮子山,拜佛竹林寺”的独特人文景观。竹林寺今后的发展将围绕特别研修、农禅体验、社会慈善、观光演艺、国际交流等五大文化建设,配套完善相关设施。

    层次分明的园林景观

      景区内的园艺绿化也堪称一绝,栽植银杏、国槐、栾树等大型乔木40余种、2.6万棵,桂花、梅花等灌木2.8万株,草坪13万平方米,营造出了层次分明、色彩丰富、季相交替的景观群落,将山园融为一体。景区着重体现的是春花秋色的园林景观,狮子山南坡的桂花林,到了八月,丹桂凝香,偶然一阵爽飒的风儿吹过,一棵棵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,一阵疏疏密密的桂花雨,摇落了满园的欢愉,撩起了“一树浓香呢喃,一地落英低语”,也让游人见识了桂花的缤纷舞姿。景区先后被评为“中国环境艺术示范景区”、“国家4A级景区”、“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得50个地方银奖”等荣誉称号,年接待游客百万人次。

    “车马出行”雕塑广场

      汉文化景区雕塑广场位于汉文化景区南门外,占地19000平方米。群雕长50米、宽20米、高12米。雕塑以花岗岩为基座,采用铜像与花岗岩像相结合的表现方式。

      雕塑创作依据历史资料,以局部节选的方式作为雕塑创作的基本元素,同时定位于楚王作为诸侯王出行的等级规格,与楚王陵呼应。群雕主要描述汉画像石《车马出行图》的场景,由8匹铜马、3匹石马、9个铜人、2个石人组成。3个骑马武士在前开道,楚王坐着由4匹马拉的马车居中,宰相乘马车、2个骑马武士护卫在后。整组群雕,坐落在广场正中心,坐西朝东。

      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,创作“车马出行”的大型雕塑,彰显了汉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地位,在深化汉文化景区内涵的同时,又成为徐州城市文化形象标志之一。

    服务设施:游客服务中心、购物中心、生态停车场、环保电瓶车

    游客中心:(具体位置)徐州市兵马俑路1号,楚王陵售票室旁

    交通指南

    市内公交:徐州市内可乘5路,49路,65路,71路,72路,92路,97路,605路,608路,611路,至楚王陵站下车

    自驾线路:

    京福高速:“徐州东”出口下,进入206国道向西(城区方向)直行,驶8.5公里,至“汉风乐舞雕塑”路口左转,入104国道直行驶1.7公里至徐州汉文化景区(路右侧)

    连徐高速:“徐州”出口下,进入104国道向西北(城区方向)直行,驶11.2公里,至徐州汉文化景区(路左侧)


首页 扫码核销 我的